转识成智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 南怀瑾 转识成智

转识成智

2024-07-06 23:41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佛学里面有个宗派,

叫做唯识宗,是专门研究‘心’的,

其主要思想就是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

它的创始人是著名的玄奘法师,

就是《西游记》中唐僧的原型。

唯识把‘心’分为八个识,

其中前五识:

眼识,对应色尘;

耳识,对应声尘;

鼻识,对应香尘;

舌识,对应味尘;

身识,对应触尘。
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

这五根像照相机,没有分别。

第六识意识,

是分别识,能分别好坏善恶,

不断地把分别的种子传入第七识。

第七识末那识,

是执着,是我执,

处处以‘我’为中心,

有‘我’就有了生死,有了烦恼。

第八识阿赖耶识,

它的特点是藏,

真如本性和妄心妄识,

同时存在于第八识里面。

在《西游记》里,

沙和尚不能分别对错,象征前五识,

孙悟空会分别,能变化,象征第六识,

猪八戒以‘我’为中心,象征第七识,

唐僧长生不老,象征第八识。

第六识好比采购员,

第七识好比传递员,

第八识好比一个仓库。

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接触尘境,

通过第六识进行分别,

然后第七识加以执着,

传递到第八识进行储藏。

这些储藏起来的善恶种子,

就成为生死轮回的业力根本。

六祖慧能在《坛经》中讲:

“六七因上转,五八果上圆。”

也就是说,

修行的着力点是在

第六识和第七识上面下功夫,

离开了第六识和第七识,没有功夫可下。

前五识只是傀儡,

支配它们的是第六识和第七识。

所谓转识成智,

主要就是在第六识和第七识上下功夫,

即在第六识分别、第七识执着传递之前,

当下观空,转有为空,不让它进入第八识。

把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:

不再以原有的分别的立场来看待事物,

而是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,

这就是妙观察智。

把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:

转第七识就要破掉‘我’,

当下观照,本来无一物,我在哪里?

一切众生无有差别,诸法平等。

当第六识第七识真正转化了,

我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就会单纯,

眼睛耳朵鼻子就会感知到事物原来的样子。

开悟之前,

看,做不到纯粹的看;

听,做不到纯粹的听;

这就是心被境转了的缘故。

第八识里面既有本性也有妄心,

时时专注空性,时时不离真如本性,

妄心就不能起作用,久久纯熟之后,

妄心的种子就转化成大圆镜智:

洞见一切,彻照万物,无所不明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